张掖乡村故事|甘州“牛业”兴
春日时节,在甘肃前进牧业看到了牛奶的“七十二般变化”。常温纯奶新鲜醇正,含乳饮料酸甜可口,奶油奶酪细腻绵密……
地处河西走廊中段,自然资源优越、饲草资源丰富的张掖甘州,一直以来都是乳产业扎根发展的“天选之地”,就是诗意甘州“美丽宜业”最好的注释。
前进牧业从奶牛养殖合作社跻身到中国农业企业奶业20强,赋予了其得天独厚的“前进”优势。甘州地处北纬38度农畜产品黄金产区,前进牧业依托本地优越条件,引进澳系纯种荷斯坦奶牛,在多年的不断探索下,踏出了一条“种养结合”的新路子。
“公司现有饲草基地10万亩,秉承着创造健康产品的愿景,每年4月初,我们自己种植玉米、苜蓿等适合喂养奶牛的饲草作为喂养的粗料,同时还建成一座年产10万吨饲料的加工厂,进行喂养精料的加工,确保奶牛吃健康料产健康奶。”甘肃前进牧业石岗墩牧场场长周德龙说。
不仅在奶牛生产喂养过程中探索新模式,公司在管理运营中也不断革故鼎新,采取“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本着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招商引资,先后与菊乐、三联、天友、燕塘、晨光等国内知名乳业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实现了产、供、销多元化一体运行,推动前进牧业公司规模不断扩大。
作为甘肃省养殖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前进集团现有奶牛存栏52000头,建成标准化养殖场19个,日产高品质鲜奶800多吨;拥有日运输能力800吨的东风旗舰冷链运输车108辆,建成年产50万吨有机肥厂1座;建成日处理鲜奶150吨和500吨及1800吨的乳品厂各1座,年产3万吨精料加工厂1座、年产10万吨饲料加工厂1座。正是在养殖管理的不同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进集团才能稳步打开牧业乳业双向发展的良好局面。
在前进牧业的牧场里,每只牛都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身份证”,一头头带有自己独特身份标识的黑白花奶牛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走上自动转盘式挤奶机,经过药浴、擦拭、套杯后快速出奶。
“牛进入挤奶操作间时,门口接收器即刻读取数据并传入系统,分析奶牛一天耗量、发情、饮食等情况。集团通过引进‘一牧云’智能管理系统,把不同牧场使用的利拉伐等奶厅和发情监测系统整合连接起来,汇聚了强大的数据整合和分析能力,打破了牧场‘信息孤岛’,建立起了高效的信息采集体系。智能饲养管理系统根据奶牛的生长阶段、健康状况和营养需求,为每头奶牛制定个性化的饲养方案,自动喂食系统精确控制饲料的投放量和时间,确保奶牛获得均衡、适宜的营养,从而提高产奶量和牛奶质量。”周德龙场长说。
前进牧业近两年来致力于智慧化牧场的打造,利用大数据分析指导、专业营养师科学配比配方、智能项圈的运用以及流程的优化,各项成绩在行业内均处于领先水平,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智慧化系统在牧场管理中的应用已成为推动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春节刚过,传祁乳业的包装生产间一派热闹忙碌景象,多条生产线“马不停蹄”地运送加工好的产品,打包员将一盒盒牛奶娴熟地整齐装箱,搬运工快速将牛奶箱搬上运输车……全员奋力备战开春一季度“开门红”。
“这个厂共有150人,班次都是三班倒,咱们员工90%都是周边本地人,不但我们用工方便,员工能实现家门口就业,生活也更加便捷。我们也积极与高校签订协议,吸纳大学生就业,新的血液注入也给公司发展带来新活力。”甘肃传祁乳业张掖乳厂厂长康建国说。
近年来,甘州区积极推动就业创业机制创新,常态化开展“春风”行动等一系列就业活动,以奖补方式鼓励引导企业吸纳录用农实人才,让本地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的同时也为企业补充劳动力。2023年甘肃前进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被认定为“乡村就业示范工厂”,获得奖补资金20万元。近三年时间,前进牧业就业工厂因吸纳甘肃籍脱贫劳动力领取奖补资金28.2万元。
“下一步,前进牧业将不断强化党建引领、持续坚定发展信心,力争用五年时间,奶牛养殖规模达到15万头,肉牛养殖达到5万头,鲜奶日处理能力达到4000吨,实现公司发展向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进阶迈步,持续提升以‘云上传祁’品牌为主的产品市场影响力,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进一步辐射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力助推奶业振兴和乡村振兴,带动共同富裕。”甘肃前进集团常务副总经理韩志强说。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